▎實況中壢
桃園藝文陣線自2015年3月起以網路號召在地青年,以「藝術返鄉」、「桃園在地」為核心目標,於桃園、中壢自行籌辦2屆「回桃看藝術節」,運用社群網路機制,串聯青年及藝文社群,邀請藝術創作者進入具有在地特色之閒置市場、地景及公共空間,連結藝術工作者與在地文化、議題以及產業,使藝術節成為展現在地的平台,也成為展現「桃園」的媒介。
藝文陣線長期關心桃園文化資產、老店、市場、空間活化等議題,並於中壢地區成立社區營造工作站,更在過去人稱「蕃薯市」的民生路街區成立「角礫藝文咖啡空間」。對我們而言,社造是一種溝通,用自己擅長喜愛的方式,把我們關注的議題,變成大家都願意共同付出的事。
現今中壢人口破40萬人,「全台最醜車站」也是台灣載運量數一數二的大車站,因著交通的便利,中壢通勤工作的比例高,現代中壢人在中壢的生活範圍,除了工作及家裡之外,就是大賣場和商場。
「文化」及「在地認同」似乎沒有辦法在此累積深化,在地故事隨著經濟發展漸漸被人們遺忘。當我們在思考都市更新計畫時,只想到「更新」的層面時,許多象徵文化內涵故事的建築,最終的命運便是被拆除,我們正在不斷地失去中壢自身的特色以及歷史,而這份過去的記憶一旦被拆毀,便是一項不可逆的傷害,而且無法再重建,在面對全球資本主義全球趨同衝擊,生活在此的我們,如何重新建立起在地化屬於自己的特色,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,便成為最重要的課題。
這些在地的記憶需要被傳承、累積,才能建立在地的居民認同,故透過各樣活動,一次次地把中壢原有的記憶挖掘出來,從早期的歷史,到現代的生活,甚至是未來的建設,把這些脈絡串聯,更透過文化局的社造平台計畫建置「青年文化志工小隊」,引入新生代青年的創意能量,用更有趣的方式,將收集來的文史資料,轉化運用,使更多人關心,延續議題的熱度、廣度及深度。
今年度藝文陣線及青年志工發揮創意,策畫了一系列的專題,包含老派中壢人的約會,從冰果室到嫁妝店的訪談,還有以中壢奇聞異事為主題的實境故事創作,以及運用中壢文史設計出來的一套益智桌遊,還有老街溪古今小旅行等主題,讓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,讓大家更認識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。
藝文陣線試圖透過社群的經營、議題的討論,並透過空間的營運與規劃,串連週遭文化景點,以設計、生活、美學的多方資源、跨界的人才結合,共創屬於中壢人豐富美好的生活。